一位老人拄著拐杖,步履蹣跚地走著,緩坡上的紀念碑是他的目的地;用鐮刀割掉雜草,用掃帚掃去碑前的落葉,老人說,干凈整潔才能讓烈士們感受到新中國溫暖的陽光;老人手掌顫抖著滑過紀念碑,口中呢喃,一個個烈士的名字刻在碑上,也刻在他的心里……
【資料圖】
翻看往日視頻,為數不多的鏡頭記錄下了李銀基生前祭掃紀念碑的畫面。這位90歲高齡的老人,58年來默默守護著這座革命烈士紀念碑,甘當英烈“守墓人”。
時光回溯至1964年,一座革命烈士紀念碑在龍井市三合鎮清泉村(現三合鎮三合村)建成。時任清泉村黨支部書記的李銀基自發組織村里30多名黨員守護紀念碑,每年清明節、中元節,他和村民都會帶著鮮花、水果、食物、酒水前去祭奠,向他們講述祖國的發展、家鄉的變化??臻e時,他也會到烈士碑周邊去看看,清理旁邊的雜草。
“他們最大的不過30歲,最小的20歲,為了保家衛國,與家人分離,在前線浴血奮戰,用生命換來了現在的幸福生活?!薄皯鹗棵纸腥珫|學,剛剛結婚3個月,就離開了家鄉,連自己女兒的模樣都沒見過?!薄@些烈士當中,有李銀基兒時的玩伴,有他相交的故友。
防火、清掃、維修,李銀基視這里如生命般重要。除了平常的維護,他把傳承紅色基因作為對烈士們的承諾,義務擔任“五老”宣講員,講解紅色歷史和革命故事。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,群眾自發守護英烈紀念碑,鄉鎮干部軍警等紛紛加入紅色宣講隊伍,在邊陲小鎮掀起了守護革命英烈、宣講革命歷史、傳承紅色基因的熱潮。
“我們不應該忘記革命先烈為國家、為人民作出的犧牲。作為一名老黨員,守護烈士紀念碑是我應該做的,我要把這份愛國精神傳承下去?!崩钽y基堅定地說。
2022年12月16日,這位耄耋老人走完了他平凡而又厚重的一生。彌留之際,老人親筆寫下了兩封感謝信,分別送到三合鎮鎮政府和三合村村委會。信中,老人對鎮政府和村委會一直以來的關心和照顧表示感謝,同時也說出了自己的遺愿,他希望在自己離世后,能夠有人接過“守墓人”的接力棒,繼續守護英烈忠魂。
在李銀基老人離世后,三合村黨支部書記劉加勝接過“守墓人”的接力棒?!拔覀儠⒗钽y基老人的事跡和所獲榮譽陳列在‘守墓人’居住的愛心公寓里,秉承老人的遺愿,繼續傳承和弘揚烈士精神?!眲⒓觿僬f。李銀基老人雖然已經離去,但“接力棒”會一代代傳遞下去,他們會用信仰之火讓英烈精神永放光芒。
從青絲到白發,從壯年到垂暮。李銀基用大半生時間守護踐行了對烈士的承諾、崇敬與哀思,用一生詮釋了一名黨員的初心和使命。李銀基曾先后獲評“延邊好人”“吉林好人”,入選2022年第四季度“吉林好人”標兵、第十屆吉林省道德模范候選人,入選2023年第一季度“中國好人榜”候選人。
編輯:洪濤
審核:錢洪濤
終審:于衍來
免責聲明: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,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網觀點,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,可與本網聯系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